進入初中后許多學生開始進一步深入發(fā)展自己的專業(yè)愛好,繪畫就是其愛好對象之一,繪畫的技巧是一種長期練習的積累,是一種漸悟,是一種比較理性化的產物,不象其他專業(yè)在短時間內有較明顯的效果,要想盡快地掌握繪畫的方法、技巧,必須通過繪畫實踐去探索,經常采用讀畫、臨畫、寫生等練習手段來錘煉繪畫技能水平,培養(yǎng)扎實基本功。

一、尋找繪畫興趣
美國著名華人學者丁肇中教授就曾經深有感觸地說:“任何科學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有沒有興趣!我認為在繪畫上同樣也是如此。興趣是個體以特定的事物、活動及人為對象,所產生的積極的和帶有傾向性、選擇性的態(tài)度和情緒。它是一種無形的動力,當我么對某件事情或某項活動時,就會很投入,而且印象深刻。每個人都會對他感興趣的事物給予優(yōu)先注意和積極地探索,并表現出心馳神往。如果對繪畫感興趣,而且由喜歡觀賞發(fā)展到自己動手學繪畫,那么就對繪畫有了愛好。這樣我們學起畫來就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多讀畫、臨畫
1、讀畫
讀畫,就是以畫為師,用心去“讀”經典作品。通過認真地分析研究,對精典之作進行深入的體會和領悟,體會其專注之精神,領悟其精妙之所在,在繪畫藝術中尋找方法,從而更好地理解繪畫的特性,熟悉繪畫的形式構成,并做到盡其精微,得致廣大,提高眼界及繪畫境界。眼高方能手高。眼低,手是永遠都高不起來的。 即使是作為繪畫基礎入門的素描藝術,看似簡單,實則是技法性、理論性、思想性相當精深。初涉畫壇之門的青少年學生對此是懵然無知的。初學者一般單純地理解為繪畫就是人類本能地對客觀事物的模仿,只要肯刻苦下工夫就可以掌握這門技巧。然而,事實遠非如此簡單,我們首先應該知道的不應僅僅是技法,而更應該先明白繪畫是怎么一回事,素描是怎么一回事等。先具備一定的繪畫鑒賞能力、審美能力,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應該做什么,怎樣做,這樣的理性的繪畫接觸與訓練才會具有認知效率。因此,學畫者首先應當先了解素描,學會欣賞經典作品,學會讀懂杰作之精妙所在。要明白為什么要這樣畫。因此,讀畫是學好畫、畫好畫所必需的前期準備工作!一般來說繪畫中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針對性的讀畫學習,能取得了有效進步:作品的構圖、明暗對比的處理、形體結構的分析及其透視變化的正確體現、線條的組織、主次虛實關系的處理等等!

臨畫是更深層次的欣賞、讀畫。當看到令人熱血沸騰而激動不已的精美絕倫的作品時,深感僅用目光觀看不能夠完全領會其中的精妙,只有通過動手臨畫才可以起到更好地理解、領悟、掌握,從而可以促使自己在最短時間內最大程度地提高造型技巧,豐富素描表現力,學習效果非常有成效。臨摹教學方法作為傳統教學方法早在文藝復興時代的初期便已使用,流傳至今。米開郎琪羅說過這樣一句至理名言:“誰善于臨摹,誰也就善于創(chuàng)作。”作為初學者,增加繪畫知識乃至認識繪畫的過程,都與通過臨摹產生著必然的聯系。臨摹的過程不僅能提高眼和手的靈巧,同時還可以拓寬藝術視野,豐富技藝,培養(yǎng)情趣!
三、虛心求教,不懂就問
老師是初學者最好的拐杖,因為初學者正在經歷老師曾經經歷過的,初學者的困難他以前也可能都遇到過.他是過來人,初學者為什么不請教他呢?當你向老師請教的時候,作為自己的學生老師都會“毫無保留”的向你講的,真的是毫無保留。因為做老師的,在幫助學生后的那種成就感和自身體會到的心中的愉悅感是任何東西都比擬不了的.只要初學者勤學虛心,一定得到老師的會喜歡!繪畫技巧也會漸漸提高!當你遇到困惑的時候,用一個簡單的辦法--學老師怎么畫,仔細看老師的整個作畫過程,不明白就要問!多看幾次,你自然會有點想法.甚至你可以作到老師怎么畫你也怎么畫,畫后要加強理解和總結找到老師為什么要這么畫.這是迅速進步的捷徑!

要打好繪畫的基礎,學好繪畫,耐心和恒心必不可少,特別是素描練習是很枯燥的東西,你要有有足夠的耐心加上你堅持不懈的恒心才可以,在畫中找到樂趣。素描作為基礎學科,沒有任何的捷徑,多動手你就有收獲,但也要講求方法,不要盲目的一味勤練。要注意盡量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在實踐練習中慢慢領悟老師教你的技巧以及在讀畫、臨畫中領會的知識,從而達到靈活運用合適的技巧和方法來作畫的目的!
實踐出真知!就算有再多的方法和理論,如果不能在繪畫實踐中得以證實和掌握運用同也不能得到相應的提高。因此,初學者還必須在實踐中把所學的理論方法與實踐相結合起來才能真正達到理解掌握知識的目的,從而提高自己的繪畫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