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目錄

如果一個學習者,在經過了一段石膏頭像的訓練之后,仍然感到力不從心,學習的效果不大,那他就應該認真地去查找一下原因了。
 
  容易造成石膏頭像素描出現(xiàn)錯誤的原因有許多,但主要原出是:學習者沒有在素描的幾何體、靜物階段,解決好素描的基礎問題,比如素描的起草問題、找關系問題等。當石膏頭像訓練中碰到這些問題時,他就更加難以應付。如果這類問題發(fā)生了,學習者最好是停止石膏頭像的訓練,選擇較為簡單的石膏五官像訓練,作為解決基礎問題的方法。如果是其他方面的原因,學畫者可以通過加強思考分析,采取較為理性的方法加以解決。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石膏頭像學習中常見的錯誤。
  (1)形體不準。這是一個典型的因素描基礎不穩(wěn)造成的錯誤。問題出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在素描的起草階段,沒有嚴格按照素描的步驟技術要求進行,過早地進入了局部定形刻畫階段;另一個是沒有完全掌握素描“找關系”的方法,不會用“直線串珠法”和類似的方法檢查判斷結構的比例、角度的正確關系。解決的辦法是,返回到簡單對象的訓練,認真體會步驟技術的要領。
  (2)神態(tài)不對。石膏頭像寫生往往出現(xiàn)這種情況:在頭像形體基本確定以后,畫中頭像的表情神態(tài)與實際對象不符,經過形體測量檢查,也沒有發(fā)現(xiàn)大的比例差異,因此,無法對其進行明確的修改。造成這種令人頭疼的原因是,在起草的過程中,畫者對結構上斜線的角度和轉折的彎度,進行了“稍微”的夸張,對側面的透視“稍微”的減少了縮變,使描繪的形體不知不覺地走了樣。這是畫者素描整體觀念不強,過分注重局部刻畫的結果。解決的方法是:在熟悉選定階段,重視對頭像的整體觀察,獲得一個包括神情在內的完整的形體印象,在定形的過程中,少用局部分析的方法,多用整體的感受方法,重視結構的斜線角度,強調側面的透視縮變,推遲轉折彎度的定形。
  (3)頭像構圖過大。原因有兩個:一個是習慣性的畫大,個知道畫紙邊框對構圖的作用,在構圖起草時,將標記定得太靠近畫紙邊框,對背景的面積太“節(jié)約”:另一個是,雖然在起草階段確定了合適的構圖,但在描繪過程中又改動、擴大了構圖的標記。后一種情況是由于畫者沒有按照“二分之一”的劃分比例方法確定頭像整體的比例關系,由局部推進的起草方法造成的。解決的方法是,以構圖的最外點為起點,嚴格用“二分之一”的比例劃分法劃分結構比例,做到整體起草,整體定形。
  (4)畫面“發(fā)灰”。原因是中間灰部的明度無變化,應該用類比的方法,找出灰面與灰面的明暗對比關系,或從整體的角度檢查、修改灰部的亮度變化,有區(qū)別、有層次地表現(xiàn)灰部。
  (5)形體“呆板”。這是因為頭像缺乏虛實變化,應該加強體面結構的虛實對比。

點贊(0)
返回
頂部